智能化系统的全自动调整:高性能的即时自动增益调整高速运行响应:速率响应频率达到1KHz、高性能的机械设备适应能力较低振动:响应式滤波器、2个陷波滤波器、振动抑止操纵
更*、更智能化、应用更简易的升級;提高了输出功率的实用化控制器,选用新的2可玩性操纵;速率响应频率达到3.2kHz,配用各种各样滤波器调整作用,适配Modbus-RTU协议书;单脉冲键入频率做到8Mpps;编码器分辨率提升到23bit(8388608),保持增量式同用化;容积更小、品质更加轻
交流伺服电机的三种控制方式:
1.幅相控制方式
对幅值和相位都进行控制,伺服电机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控制电压的幅值及控制电压与励磁电压相位差控制伺服电机的转速。即,同时改变控制电压UC的幅值和相位。
2.相位控制方式
相位控制时控制电压和励磁电压均为额定电压,通过改变控制电压和励磁电压相位差,实现对伺服电机的控制。即,保持控制电压UC的幅值不变,仅仅改变其相位。
3.幅值控制方式
控制电压和励磁电压保持相位差90度,只改变控制电压幅值。即,伺服系统,保持控制电压UC的相位角不变,仅仅改变其幅值大小。
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液压到电气的过程,伺服器,电气伺服系统根据所驱动电机类型分为直流(DC)伺服系统和交流(AC)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按其采用的驱动电机类型又可分为永磁同步(SM型)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和感应式异步(IM型)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由于直流伺服电动机存在电机结构复杂,伺服,维修工作量大例如电机的电刷、换向器等则成为直流伺服驱动技术发展的瓶颈。随着微处理技术、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成熟和交流永磁电机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电机效率的提高和制造成本的降低,交流伺服系统得到长足发展并将逐步取代直流伺服系统。